吸管妞導讀
7月期“雙童”《文化研學班》本周成功交付,超一百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創業者,通過實地研學“雙童”各個特色站點打破思維邊界、探索更多創業的可能。本期學員中不僅有中小企業的老板,還有來自溫州、金華、嘉興、云南企業等多個企業團隊組團前來學習。
“雙童”三十一年匠心制造
近距離參觀近千個品種的吸管世界
雙童標準
走過百米文化長廊, 學員們通過文字和圖片見證了“雙童”不同階段的成長,深入了解了雙童30年因應時勢而變革的原因及具體轉變路徑。
讓員工當老板的創業共享平臺
企業掌舵人樓仲平堅信,一家卓越的企業應該經得起陽光下的暴曬!因此,在“雙童”,所有人都沒有單獨的辦公室。這樣的辦公環境不僅促進了企業內部結構的扁平化,還極大地增強了工作效率與員工間的無障礙溝通,更易于開放事物性討論與跨部門協調溝通工作。
在“雙童”,所有人都沒有單獨的辦公室
而在三、四樓"雙童"創業共享平臺,每一間集體辦公室都孕育著一個小卻精的創業體!“雙童”從2016年自覺已觸碰到吸管行業的天花板的時候,就開始尋求發展的“第二曲線”,并于2018年正式成立了"雙童"創業共享平臺,創新性地推出了具有“雙童”特色的“自主創業裂變機制”。
為了進一步了解自主創業裂變機制,學員們還深入走訪了各創業體和經營體辦公區,與各部門負責人展開座談交流。總經理們不僅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歷程與管理心得,還通過面對面答疑解惑的方式,與學員們共同探討自主創業裂變機制,助力經驗的有效轉化與實踐應用。
游學團進入各創業體辦公區
社區式工廠
參觀星級餐廳
走出建筑大樓,講解員又帶領大家詳細參觀了“雙童”建于20多年前的“節能降耗系統”,包含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廢水處理回用系統、設備余熱采集循環系統等,以及使用性與觀賞性完美統一的“雙童湖”和“一號樹”,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荷香。
體驗社區式工廠
一般工廠的樓頂上通常都是荒廢著,沒有加以利用,或者是一個衛生死角,但“雙童”卻在屋頂建造了一個空中生態園。整個空中生態園一共有5000平,設有一個標準籃球場、一間學習吧,2個池塘、種植了100多種花果品種、160棵果樹,通過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每年能為雙童節省成本高達數百萬。
在參觀過程中,學員們表示,回到企業后將積極推動環保措施的實施,從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到綠色生產流程的優化,力求讓企業在環保和經濟效益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通過引入綠色工廠的成功經驗,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互動交流環節
現場課堂結束后,學員們首先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了他們在游學過程中的收獲、遇到的困惑以及可以借鑒的經驗。
隨后,由“雙童”創始人樓仲平為學員們帶來《穿越周期,韌性成長》主題課程,樓老師告訴大家一旦長期處于人心固有的“慣性和惰性”,創業者容易產生“低水平重復陷阱”,從而陷入越來越難的周期,最終導致企業消亡。因此,如何穿越周期、走出迷茫和困境,成為企業發展必須攻克的難題。
大家上課十分認真
樓老師向學員們介紹道:面對當下越來越卷的行業競爭,他毅然帶領雙童突破“一根吸管”的局限,突破路徑依賴,打開組織邊界,進行破界創新,鼓勵雙童員工拓展“第二曲線”,并在2018年出資為員工搭建了創業共享平臺,激發員工積極性,實現共同富裕!
目前,雙童創業平臺已成功孵化出了16家創業體和26個經營體,從2018年到2023年,5年時間,更是再造了3.5個“雙童”,成功反哺了主業經營!形成了以吸管制造業為基礎,以國際貿易和創業教育兩大板塊為融合的新型產業模式,完成了從“一根吸管”到“創業平臺”的轉變!
互動環節,學員們紛紛舉手提問
到了互動環節,學員們向樓老師詢問創業組織管理與結構的問題,他著重分析了從被動執行到主動作為的轉變策略,以及靈活機制與個體責任在激發創業活力中的作用。并且揭示了強連接對企業效率的促進作用,提倡細分組織以維持靈活性和高效性。
大家收獲滿滿,狀態激昂
此外互動過程中還涉及了企業家精神、企業社會責任及未來企業哲學的交流,覆蓋了制造業轉型、創新核心、企業文化與激勵、戰略管理與轉型,以及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內容。樓老師結合國內外典型案例與自身管理實踐,為學員們逐一剖析這些議題的底層邏輯與實施策略。
分享的尾聲,樓老師告訴各位創業者:商業的底層邏輯是殊途同歸的,也希望 “雙童”成功的經營理念和轉型經驗能為時代變革下各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合照時大家齊豎大拇指
如果你也對“雙童”充滿好奇,也想賦能團隊共同成長,歡迎走進8月30日【雙童文化研學班】,與上百位優秀的創業者一起學習!少量名額,歡迎咨詢鎖定!
當然,如果你正在計劃組織企業商協會活動,歡迎考慮單獨組團來“雙童”,我們還可以個性化定制游學哦~
與其走馬觀花,不如深度研學
掃碼報名雙童研學